发布时间:2024-03-29 18:22:23 阅读数:1428 作者:好运吧
心理治疗大师 M·斯科特·派克在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一书中对“爱”的定义是: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,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。
根据这个定义,爱有4个特点:
1、爱的对象是有心灵感受的人,而不是没有心灵感受的生命体或非生命体。
2、爱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私的,因为最终追求的是自我完善。
3、爱是共赢的,付出爱的人和被爱的对象都能获得成长。
4、爱是一种行动,而不是感觉,只有强大到足以转化为行动的欲望才能称为意愿。
那么,爱具体表现为什么呢?
我们的一生要经历数以千万计风险,其中最大的风险是成长。即走出童年的朦胧和依赖的状态,迈向成年的理智和清醒。这不是随意迈出的小跨越,而是用尽全力向前跳出的一大步。
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未能实现这种跨越。他们貌似长大成人,也许还取得不大不小的成就,但他们的心理从未走向成熟,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请求父母的“批准”。即使父母早已离开人世,他们心理上仍难以摆脱依赖的情结,从来都未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。
我在日本电影《母性》中,就看到了一辈子都被无法摆脱依赖母亲情结、令人窒息的“爱”。电影主人公留美子一辈子都在讨好母亲,唯母命是从,她没有自己的想法、价值观,凡是母亲觉得好的,她也觉得好。
网图侵删
她对母亲畸形的依赖,到了吃自己女儿醋的程度,在母亲和女儿遇到危险时,她毫不犹豫的舍弃女儿。在母亲死后,她把对母亲的依恋转移到婆婆身上,尽管受到婆婆无尽的折磨,她依然无怨无悔,期待感化婆婆,获得她认可的那一天。而留美子的女儿完全继承母亲的讨好型人格(讨好母亲),悲剧终将延续。
电影中,留美子的母亲、留美子、留美子的女儿,她们都没有真正的自我,她们之间的爱不是真正的爱,而是披着“爱”外衣的操纵和顺从。她们都没有享受过真正的母爱,因此她们都不懂得如何爱自己的女儿。而孩子,总是模仿父母的行为,于是“窒息的爱”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。
电影中描绘的“爱”,让人不寒而栗。真正的爱是自由状态下的自主选择,而不是墨守常规,被动而消极的抗拒心灵对于成长的渴望。
四、爱是充分投入
全身心地付出是构建以爱为基础的情感关系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。充分投入,并做出承诺才可以给爱的对象带来安全感,这样才能建立起持久的情感关系,使双方的心智迈向成熟。
有多少丈夫认为结婚之后就万事大吉,疏于陪伴孩子,把自己隔绝于家务之外呢?有多少妻子把照顾好丈夫孩子当成自己的最高责任,婚后局限在小家范围内,不再学习成长呢?又有多少父母以为孩子提供物质基础为理由终日忙碌,忽视对孩子的教养呢?
复制成功
微信号:haoyunbakefu
添加好运吧客服,了解详情
知道了